国际商报记者 汤莉稳益配
中国的绿色金融已发展了十年,逐步成为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手。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的绿色金融构建了政策驱动、市场联动、科技赋能多位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随着全球绿色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绿色金融日益成为中企“走出去”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此背景下,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可有力推动中企绿色投资国际合作,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中国贡献仍可深化
全球绿色转型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稳益配,但同时也面临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发展中仍可深化贡献。
同济大学中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杨宝明博士及其团队长期开展全球碳中和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并以消费者责任制为基础创新地提出了新碳排放责任机制。近日,杨宝明在浙江湖州参加2025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年会期间举办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企业走出去分论坛时表示,在全球碳中和体系中,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存在成本过高、效率不高、公平性不足等问题。而要扭转碳中和进度缓慢的现状,需要重构顶层制度框架,厘清碳排放由谁承担、承担多少、怎么承担的问题,推动全球碳责任体系衔接与标准趋同,这也可为绿色金融的发展营造有利环境。他认为,应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更积极地贡献中国方案。
“当前,绿色贸易壁垒兴起,但各方应更多鼓励减碳行为,而不仅仅是惩罚高碳行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和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秘书处负责人程琳强调,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生产方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简单以先发者的标准来要求是不公平的。应鼓励绿色贸易、绿色投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推动共建国家的绿色发展。自2018年11月绿金委与伦敦金融城共同发布《“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以来,各方对绿色投资重要性的认识和新增绿色投资的占比均已明显提升。程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存量投资也存在绿色转型的需求稳益配,需要技术、产品、资金等层面的支持。中国企业凭借持续的创新投入与政策支持,在绿色技术和产能领域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不仅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转型直接提供资金、绿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可通过能力建设帮助共建国家提升专业能力。符合条件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还可以通过在中国发行绿色熊猫债,获得低成本的融资,以支持其绿色项目的发展。
近年来,为寻找绿色投资国际合作机会,陕西恒健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韶到访过不少欧洲和亚洲国家。期间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尽管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强,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仍展现出较多共识,凸显了全球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和全球气候合作的广泛性。
6月份,王韶随团出席了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峰会举办地哈萨克斯坦的考察中,他发现当地的绿色发展机会很多。出乎王韶的意料,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及中国,但其很多环保标准并不亚于中国。王韶也对出海背调有了更深的感悟:“走出去”之前切忌道听途说,需要做好背景调查,真实地了解当地的需求、政策;要做好竞争分析,了解企业所处行业在当地可能面临的技术和品牌等竞争压力,找准方向;要做好本土化运营,与当地的专业团队合作,提高对政策调整的响应速度和效率,做好风险防控。
程琳也表示,中企在开展绿色投资国际合作的过程中面临语言和政策障碍,要妥善应对海外绿色投资政策信息准确性偏差的问题,提升绿色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基金等金融产品,也可为“走出去”的中企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加速绿色金融创新
发展绿色金融旨在解决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而中国绿色发展的国际化属性也愈发显著。随着中国绿色产业的国际化不断走向深入,在销售产品之外,中企逐渐开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运营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教授表示,这就要求中国的绿色金融支持跨出国门,针对中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需求,适应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政策的变化,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如中企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除了希望获取更低的融资利率,还可借此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从而拓展合作空间,获得更好的国际发展前景。鉴于此,蓝虹强调了推动绿色金融国际标准统一与互认的重要性,指出这能显著降低中企跨境发行的合规成本,使企业在融资端获得更多国际资金支持,实现融资效率与规模的双重提升。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措施的加强,国际环境标准和碳金融标准在中国的应用与融合不断深化。这些标准不仅为中国碳减排项目提供了国际认可的框架,也为国内金融碳减排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支持。
在王韶看来,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企业“走出去”是相辅相成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有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寻求相关金融支持稳益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项目也会给绿色金融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好地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