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中,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一阶段空分装置桩基开工,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为7月31日该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桩基作为工程“隐形脊梁”,肩负保障主体结构抗震性、耐久性的使命,是项目结构安全及抵御灾害的首要防线。
施工筹备黑马配资
该项目在筹备初期即牵头构建全链条管控体系,组织桩基图纸会审1次,设计技术交底1次,完成7项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通过建立“物资需求动态台账”,协调供应商供货,目前已实现泥浆池600立方米标准化储水、145吨国标钢筋的战略储备。设备配置方面,3台旋挖钻机、2台履带吊车等9台套施工机械完成带载调试,5名持证管理人员与31名特种作业人员全部到岗,施工准备工作达到开工条件。
监理协同
开工前,该项目配合监理开展施工准备审查,协同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合规性论证、人员资质备案核验、设备报验资料复核等工作。针对监理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建立专项整改台账,通过技术交底会、现场督导推进整改,形成“审查-建议-整改-闭环”的管理体系。施工中,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同步监测成孔垂直度、钢筋笼焊接质量、混凝土坍落度等关键指标,通过实测实量与规范标准比对,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动态协调
该项目创新构建“每日线上+每周线下”的双重调度管理体系黑马配资,每周召开协调例会,专业工程师通过现场实时协调解决问题,以动态化管理模式推进现场施工问题处置。同时建立“技术方案论证-物资资源调配-安全质量监管”的三角联动机制,为工程实体施工打造高效协同的外部保障环境。(宫昶 张海娟)
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