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1微操盘
健康风险提示
7月盛夏,进入高温酷暑时节。长春疾控温馨提示:广大市民在做好防控高温中暑的同时,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及洪涝相关危害;另外孩子们将迎来暑假,家长还需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注意防范意外伤害。
手足口病
7月手足口病进入发病高峰期,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其传染性强,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易发生聚集病例或流行。
1、注意个人卫生
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接触唾液或消化道分泌物后、如厕后、进食前,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2、家长做好预防
高发季节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成人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3、及时接种疫苗
展开剩余81%接种EV71疫苗,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4、做好健康监测91微操盘
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孩子发病,应居家治疗,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5、强化托幼机构管理
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患儿及时隔离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等。每年5-10月为流行季节,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可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
1、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接触宠物后等情况下,务必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这是预防肠道传染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饮食与饮水卫生: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清洁,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或自来水。避免食用过期、腐败变质或霉变的食品,尤其是水果、蔬菜等。
3、清洁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防虫、防鼠,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减少病原体滋生的环境。
4、及时就医治疗: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高温中暑
7月为高温中暑高发月份。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为中暑的高发人群。中暑后91微操盘,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重则可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表现。
1、尽量避免高温天气下室外活动,出门注意防晒、降温。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这一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多选择轻薄、宽松、浅色的衣服。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及体力消耗。
2、合理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喝白开水、糖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3、养成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高温天气饮水,水温不宜太烫、过冰,不宜饮用含酒精的饮料。
4、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5、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减少户外逗留时间。
6、照顾好孩子,出现中暑症状后及时对症处置。高温环境下的汽车内容易迅速升温,应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亦不要在车内睡觉。若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若体温过高,则应立即送往医院。
、
洪涝相关危害
7月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持续降雨可能引发局部地区洪涝及次生、衍生灾害可导致人员伤亡;同时,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风险增加。
1、关注天气变化:出行前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恶劣天气应避免出行,远离危险地带。
2、避免接触疫水:尽量不要接触雨水、洪水,不要在污水中洗衣、游泳等,避免光脚踩水,尽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接触,应及时用清水清洗干净。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4、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居室周边雨水、垃圾,减少蚊虫孳生,同时注意防蚊、灭蝇,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做好家畜管理,避免家畜粪便污染水源、食物。
5、如果接触洪水或食用被污染食品,并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
暑期安全
暑假将至,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易发多发,护佑青少年生命安全,是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给孩子多一些关心关爱,多一些叮嘱提醒。特别是孩子离家外出时,一定要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真正保障孩子的安全。
2、要教导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身边的人如若落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寻找大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
3、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骑自行车要走非机动车道,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横穿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绿灯行,红灯停。
4、提醒孩子安全用火用气用电91微操盘,防止触电、烫伤、煤气中毒等伤害。
发布于:北京市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